Featured Image full width without Sidebar

2024 年 12 月 27 日

為什麼在澳洲找工作這麼難?

你花多久時間找到工作?

找工作,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,在澳洲卻成了一道「過不去的坎」。很多人懷揣著夢想和信心,結果卻在無數次投遞簡歷後,收穫滿滿的……沉默。不禁讓人疑惑:「澳洲不是人手短缺嗎?怎麼感覺工作比搶彩票頭獎還難?」

來,我們拆解一下這個「澳洲就業迷宮」,看看到底有哪些讓人崩潰的原因。



澳洲就業讓人崩潰的原因


競爭激烈:你的對手不只是人,還有 AI

澳洲的工作市場,光看表面數據,似乎機會很多,實際上一個普通的工作職缺可能收到上百份應聘。更可怕的是,初篩簡歷的往往是人工智慧(ATS系統)。如果你的簡歷沒有用對關鍵字,可能連人類的眼睛都看不到。於是,你精心準備的自我介紹,對方可能從頭到尾都沒讀到——心累。

證書多如牛毛:沒有資格證,就別想上場

澳洲人很迷戀證書,從咖啡師的拉花到叉車司機的駕駛,幾乎每個行業都要求某種「資格證明」。即使你在其他國家已經有十年的經驗,來到澳洲,可能還是得重新考證。這種「證書崇拜」雖然保證了專業性,但也成了求職者的噩夢。

「澳洲經驗」的魔咒

很多招聘廣告都會要求「必須有澳洲工作經驗」,這對新移民或剛畢業的學生來說,簡直是難以逾越的門檻。問題是,沒有機會就無法獲得澳洲經驗,而沒有澳洲經驗就找不到機會——這是一個死循環!

職場文化的「隱形規則」

澳洲的職場文化和其他國家有很大的不同,特別是對溝通技巧和「融入感」的要求非常高。如果你在面試中太過謙虛,或者語言表達上有一點點不流利,可能就被標籤為「不自信」或者「不適合團隊合作」。對於英語非母語的人來說,這是一場心理戰。

人脈至上:內推的力量

根據統計,澳洲超過六成的職位是通過「內推」完成的。這意味著,僅僅依靠在線投遞簡歷的成功率非常低。如果你沒有在當地建立人脈,想要獲得面試機會就變得更加困難。所以,當朋友告訴你:「多去參加Networking活動」,其實是有道理的——但也讓人覺得,找工作怎麼還要靠「社交技能」?

疫情後的「用人謹慎」時代

雖然疫情後很多行業急需人手,但用人單位對於長期穩定性和能力的要求也變得更高。他們寧願花更多時間去挑選「最合適」的候選人,而不是匆忙填補空缺。這對求職者來說,意味著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準備。

如何破解「找工困局」?

雖然在澳洲找工作不容易,但也不是沒有出路。這裡有幾個實用的小建議:

  • 準投遞: 認真研究每個職位的要求,修改你的簡歷和求職信,確保它們針對性強且符合ATS的過濾標準。
  • 展人脈: 主動參加行業活動、加入LinkedIn,和當地專業人士建立聯繫。
  • 資自己: 如果某個行業需要特定的證書,不妨花時間去考取,這是一種長期投資。
  • 調整心態: 找工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磨練,不要害怕失敗,因為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。


結論

在澳洲找工作可能是一場馬拉松,而不是短跑。但只要你願意堅持,懂得如何「與規則共舞」,最後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。畢竟,難並不是不可能,只是需要多一點點的努力和智慧!

祝所有在澳洲找工作的人好運! 🍀

如果覺得文章內容不錯的話,歡迎按讚、分享、留言!

More...


Tags
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